1. 首页
  2. 畜禽养殖
  3. 茶树菇的生长条件有哪些?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的生长条件有哪些?高产栽培技术?

简介:关于茶树菇的生长条件有哪些?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茶树菇的生长发育,与营养、水分、温度、酸碱度、空气、光线等环境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些环境条件的好坏,关系到茶树菇栽培的成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茶树菇的生长条件有哪些吧!

营养

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作为碳源。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温度

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在PDA培养基上,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萌发,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零下4℃可保存3个月。子实体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

水分

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长产品保鲜期。

空气

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早开伞、畸形菇。

光线

茶树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适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条件。菌丝体培养期间,在无光条件下仍然生长,但不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没有光照不易分化,适宜光照强度为50~300勒克斯。

酸碱度

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最适pH5.5~6.5,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茶树菇的生长条件有哪些?高产栽培技术?推荐知识

500元以内最好的小油锯

林华电锯,国产品牌。 林华电锯这也是浙江这边的电锯品牌,产品很多,有虎钳、车床、抛光机、手推割草机等等,制作工艺够硬。链锯有很大的马力,可以操作非常快,并没有太多的缺点,除了噪音时,他们打开。买了3条进口链,可以说是一个很长的服务周期。...

小油麦做法

成份: 小麦蔬菜500克,小米麻辣适量,大蒜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用油适量,鸡精适量 实践: 1.蔬菜洗净,沥干水分,切成两段 2.将大蒜拍入蒜蓉中,锅中放入适量油,待油热后,放入蒜蓉香。 3.锅中加入炒麦,再加一勺油消耗,一勺生抽,半勺...

为什么塑料清油瓶变扁

油罐本身会变平,这往往是由于瓶口关闭,瓶内气体体积在外界温度降低(热胀冷缩)后收缩,从而造成瓶变形。变形长时间固定,不易恢复。 需要使用的食用油必须从油瓶中倒出,将油瓶中的油排出,同时将瓶内的空气排出,压力变小,瓶外的空气压力保持不变,由于瓶内的外部压力较...

备注拖油瓶什么意思

拖延症是对再婚妇女的一个古老的歧视性术语。在旧社会,妇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孩子被带到后丈夫家里,俗称“拖瓶”。对于这样一个陌生的名字,很多人都感到困惑。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拖病”而不是“拖瓶”。这可能是方言,也可能是谐音,并从中延伸出来。...

申请美国石油化工专业的博士哪个大学好

托福90分还可以,100分比较理想。硕士平均绩点3.2,博士平均绩点3.5。对于申请人的背景要求,石油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如何发现新油和钻新井,以及评估生产项目的性价比。因此,申请这个专业需要物理、数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的高分。 2课程: 1.塔尔萨大学石油工程系...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茶树菇的生长条件有哪些?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086so.com/article/10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