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中的骆驼”:原来高粱有这么多功能!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说起高粱,我们的脑海中可能浮现出电影《红高粱》的镜头。
事实上,不光有红高粱,还有白高粱。“高粱家族”非常庞大,其中一种甜高粱,果实颗粒饱满,煮熟了味道有点像薏仁米,而且杆子也能吃,口感比甘蔗还好,不仅能酿高粱酒、高粱醋,还有更多的用途。
甜高粱是普通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起源于非洲不良环境条件下,在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下,具有抗旱、耐涝、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而享有作物中的“骆驼”之美誉,适宜我国南北方各地种植。
除了具备普通高粱的一般特点外,最大的特点是生长快,有高能作物之称,而且糖分积累迅速,成熟时仍青枝绿叶,茎秆含有大量汁液,高产优质。
更重要的是甜高粱的用途广泛,可谓浑身是宝。自1975年我国引进甜高粱新品种后,这个新兴而又古老的作物得到广泛的发展。其籽粒可以食用、作酿酒原料或作饲料;叶片富含蛋白,可用作饲料,也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茎秆生产酒和酒精,榨汁后的残渣可作为制造纸张及纤维板的原料;酒糟可作为饲料喂牛,也可用于生产改良盐碱地的有机肥料;汁液酿酒,同时可以转化酒精作动力燃料。
在甜高粱的诸多用途中,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首推青贮饲料,是奶牛生产中调制青贮饲料更为理想的新饲料,具有转化率高、营养丰富的优势。澳大利亚是一个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甜高粱已经成为其主要饲料作物,他们用甜高粱做牧草、青饲料、青贮饲料和干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万公顷。美国饲料高粱种植面积年均在30多万公顷,青贮高粱收获面积在25万公顷左右,此外印度、伊朗、日本、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也对甜高粱的青贮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利用。
甜高粱与普通高粱一样,可产3000-7500kg/hm²的籽粒,但它的精华不在于能产多少籽粒,而在于它能产6000-7500 kg/hm²的秸秆,植株茎杆高达2.5-4.0m之间,生物量比青贮玉米高0.5-1倍,是目前世界上生物量最高的作物之一。
而且甜高粱再生能力很强,茎秆收获后可从基部长出新芽,形成新的茎秆,因此在适宜地区一年种一次可收割2-3次,总体单位产量更高。
优势不仅仅一点,甜高粱营养丰富,具有较强的生物学优势,据测定,甜高粱的营养价值虽不及豆科牧草,但优于玉米,无氮浸出物一般可达40%~50%,含粗蛋白3%~5%、粗脂肪1%左右、粗纤维30%左右,各种养分含量均优于玉米,含糖量比青饲玉米高2倍。
甜高粱茎秆鲜嫩,富含糖分,叶片柔软,适口性好,牛羊爱吃,能有效提高肉、奶的产量和质量。经过乳酸发酵制成的甜高粱青贮气味芳香、酸甜可口,耐贮藏,可供冬季或常年喂饲的多汁饲料。青贮甜高粱中的有机酸能促进家畜消化腺的分泌活动,提高消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用甜高粱青饲料喂奶牛,可日增产牛奶0.8-1..5kg,还可提高乳脂率。在精料相同的全舍饲条件下,与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相比,羔羊的采食量有所增加,育肥效果明显。
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饲草作物,甜高粱为解决饲草饲料不足,对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作物中的骆驼”:原来高粱有这么多功能!推荐知识
NuilunseeOverseasStudy隶属于中悦印私人出入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留学品牌,由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知名高校校友共同创办。致力于打造全新的留学平台,从留学到归国,让留学生不再为生活烦恼,海归不再为工作烦恼。凭借丰富的国内外规划和应用经验,新伦...
六年级学生一分钟能分解多少个分数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都不一样。它们必须以不同的速度计算。分数除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它有文字问题,有计算问题,你不知道你能做多少,它很简单,也很复杂。...
浙南龙泉青瓷,浙江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出口范围最大的历史青瓷窑之一。 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浙江信用社2022年存款利率为:活期存款年利率0.385%,定期存款年利率1年1.5%,2年2.1%,3年2.75%。...
阅读证书大概200字,成绩单比较多,应该在300字左右。...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作物中的骆驼”:原来高粱有这么多功能!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086so.com/article/10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