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疾病防治技术,对环境有什么要求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黄颡鱼是中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也逐渐增多,危害加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颡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吧!
机械损伤
【病因】由于黄颡鱼喜集群生活,其胸鳍和背鳍长有硬棘,在生产操作和运输中易造成鱼体皮肤擦伤、裂鳍等机械性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并以烂鳍和生长水霉为主要症状。
【流行】主要为网箱分养操作及大规格鱼种长途运输后受伤。
【防治】在拉网锻炼、运输中要细心操作。出苗时,暂养网箱时间不要过长,并尽可能降低暂养箱的放养密度。运输用水中可以适量添加土霉素,鱼种入池或入网箱前要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或30%食盐水溶液浸洗消毒。
黏孢子虫病
【症状】病鱼皮肤组织破溃,体表布有大小不规则的小白点,鱼体日渐消瘦死亡。
【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配成0.1%~0.5%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或用90%晶体敌百虫化水后全池泼洒,用量为0.2~0.3毫克/升,隔1~2天再用1次,连用3次。
烂鳃病
【症状】病鱼头部乌黑,鳃部苍白有黏液,鳃丝腐烂,鳃盖骨的内表面发炎充血,腐蚀脱落。
【防治】发病初期,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挂篓防治。病重时,用漂白粉溶液泼洒全池,使池水中药物浓度达1毫克/升,或用五倍子全池遍洒,使池水中药物浓度达1~4毫克/升,也可用枫杨树叶,用量为30克/米3,捣烂后全池遍撒。
出血性水肿病
【症状】出血性水肿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色浓液,肝脏土黄色,脾脏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该病在苗种或成鱼养殖期间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高温季节,该病易暴发且来势猛,蔓延快。
【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适当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疾病发生后,每天进行水体消毒1次,连续3天。在投喂鱼肉浆时,每天应到饵料中添加1%食盐。
水霉病
【症状】水霉病由水霉菌感染引起。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且向内外生长与蔓延扩散,呈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若鱼卵上布满菌丝,则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成为死的鱼卵。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和成鱼。此病在水温低时最易发生,多因在拉网、分箱、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
【防治】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消毒,全池泼洒亚甲基蓝,使池水达到2毫克/升浓度,2天后再泼洒1次。受精卵在孵化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水温最好控制在26~28℃,孵化过程中还要对受精卵进行再次消毒。
黄颡鱼疾病防治技术,对环境有什么要求推荐知识
NuilunseeOverseasStudy隶属于中悦印私人出入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留学品牌,由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知名高校校友共同创办。致力于打造全新的留学平台,从留学到归国,让留学生不再为生活烦恼,海归不再为工作烦恼。凭借丰富的国内外规划和应用经验,新伦...
六年级学生一分钟能分解多少个分数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都不一样。它们必须以不同的速度计算。分数除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它有文字问题,有计算问题,你不知道你能做多少,它很简单,也很复杂。...
浙南龙泉青瓷,浙江龙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1700多年前,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出口范围最大的历史青瓷窑之一。 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浙江信用社2022年存款利率为:活期存款年利率0.385%,定期存款年利率1年1.5%,2年2.1%,3年2.75%。...
阅读证书大概200字,成绩单比较多,应该在300字左右。...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黄颡鱼疾病防治技术,对环境有什么要求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086so.com/article/11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