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畜禽养殖
  3. 芍药的种植技术,种植前景如何?

芍药的种植技术,种植前景如何?

简介:关于芍药的种植技术,种植前景如何?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芍药别名白芍、杭芍、亳芍、川芍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其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敛阴养血,收汗缓中之功效,其栽培技术如下:

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层浓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田块种植。每亩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 50-60公斤作基肥,深翻60厘米,耙细整平。

选种繁殖

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方法,生产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法。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植株,把直径0.5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根丛作种用。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以带粗壮芽2--3个、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每亩芍药根的芍芽可定植3-5亩大田。芍芽应随切随栽,如一时栽不完,可将芍芽贮藏到20厘米深的湿沙坑内。

栽植浇水

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栽植,宜早不宜晚,最迟不超过10月下旬,否则芍芽已发新根,会影响芍药的产量和质量。为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栽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深12厘米、直径20厘米;穴内先浇足水,水渗下后在穴底铺4厘米厚的腐熟厩肥,其上覆土4厘米厚,压实后将芍芽芽尖朝上放入穴中间,每穴放芍芽1-2个。栽后每穴培土10-15厘米高。越冬前要浇足防冻水。

中耕除草

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墒,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的2年内,每年应中耕除草3-4次;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除草4--6次。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以减轻病虫害。

肥水运筹

芍药是喜肥作物。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2年起,每年需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2000公斤;第2次、第3次分别在5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公斤、饼肥25-3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仅需在严重干旱时一次灌透水。多雨季节必须清沟排水,否则淹水6小时后会导致烂根而全株枯死。

剪花去蕾

药用芍药在栽后第3年开花。开花后除留种植株外,于4月底至5月初的早晨,将初绽的花蕾从花茎基部轻轻剪下,作插花或切花,以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根部生长需要。

病虫害防治

危害芍药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锈病、软腐病、蛴螬、小地老虎等。灰霉病可用甲霜灵、波尔多液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敌唑酮、敌力脱等防治;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加瑞农等防治;蛴螬、小地老虎等用甲基异柳磷、辛硫磷、呋喃丹等药剂灌根或顺垄撒施防治。

采收加工

一般于栽后第4年的8-9月,选晴天采收芍药的老根。采收时,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芍药的种植技术,种植前景如何?推荐知识

王刚炒米饭做法

材料 隔夜冷饭2碗 鸡蛋2个人电脑 干萝卜/腌芥末 葱 酱油 盐 淀粉 酱油炒饭(王刚版)步骤 步骤1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把萝卜泡在水里大约10分钟。如果没有萝卜干,可以用榨菜和蜜瓜代替。(我也发了晒干萝卜的配方。) ...

金瑞龙置换车是真的吗

金瑞龙置换车是真的,金瑞龙是奇瑞旗下的商务车。目前奇瑞集团普遍推行以旧换新政策。如果金利荣需要更换,可以将车开到当地4s店进行检测、评估和定价。你可以提一下你想要的驾驶方式,对于刚想换车的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划算的...

沈阳金地长青湾三期叫什么

稍有不同的是金地的长青湾阶梯。 住宅地址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学城路18号,于2008年竣工,该物业由深圳市金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

求助,请问广州威久留学怎么样

这很难说,这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老师。如果老师经验不够,或者完全不专业,糊弄人,那当然会有这样的问题。此外,我需要向您解释一下,这与机构无关,与负责您留学的老师直接相关。同一个机构,有人表扬,有人骂,难道老师不一样吗?因为不同的老师,专业背景、专业性和责任心都是...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芍药的种植技术,种植前景如何?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086so.com/article/11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