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综合百科
  3. 皇帝帽子演变过程(帝王旒冕进化史)

皇帝帽子演变过程(帝王旒冕进化史)

简介:关于皇帝帽子演变过程(帝王旒冕进化史)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综合百科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一些形式上略有演变。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冠冕开始流行于民间。

隋唐时期,伴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开放。特别是在盛唐时期,帽子的特殊象征意义逐渐淡化;不过,仍作为一种地位的象征逐渐流向民间。一般的读书人和有钱商人及其子弟可以戴帽子,但依旧有区别,不同阶层有规定的样式,出现了典型的书生帽和商人帽。隋唐时期的幞头为官服;到了宋代,一般男子也可以戴这种帽子。于是,统治者又开始在冠饰上做文章,以冠饰区别等级。

到了元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帽子,如皮帽、毡帽等,逐渐流行于中原。元朝皇帝所戴的帽子采用珍贵皮毛制作,上面镶有珍珠与宝石。明朝建立后,恢复了汉人的冠冕制度。

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帽子才真正流行起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可以戴帽子。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各朝皇帝戴什么帽

古代帝王、诸侯所服之冠,名目众多,装饰华贵,在不同时代,既表现为前后相继、代代沿承的延续性,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汉代皇帝冠冕

秦汉时期的帝王头戴帝冕。帝冕,即在冠上有覆,元表朱里,上有延板,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每尺为现代的六寸);延板前后各十二旒,每旒五彩玉带,簪导朱缨,黈纩充耳,延板垂有緌带。这种帝冕从商周至秦汉一直为典型的帝王皇冠。

汉初,中华文明进入“礼乐定,诗书成”的时代。据汉朝初年成书的《周礼·弁师》所载:“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后汉志·舆服志》中对汉代君王所戴的冠冕形制有详尽的描述:“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珠玉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折算成现在的尺寸:冕板大约宽16.1厘米,长27.6厘米;前旒的长度一般为9.2厘米左右,后旒为6.9厘米左右(汉一寸约等于现代2.3厘米)。在“三公”之下,均只有前旒,无后旒。

冕板主要为木质,前高后低,呈俯仰之状,有象征帝王勤政爱民的含义。其上的玄色(黑色)涂装象征着天;下面为纁色(浅红色),象征着大地。冕板前圆而后方,象征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冕冠的每一旒都贯穿了12颗彩色玉珠,分别按照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以五彩绳穿着玉石,故而称为“玉藻”,象征着“五行”的相生相克以及时间的运转。在冕冠的两侧齐耳的位置有一对黄色丝棉做成的球状的装饰品——充耳。

隋唐时期的皇帝冠冕

晋代、隋代基本沿袭了汉朝的冕旒制度。隋唐的帝冕,宽八寸,长一尺二寸,以板为之,黑表深红色里,延板无旒(后恢复饰十二旒),金饰玉簪导,主带为缨。

《旧唐书·舆服志》中有记载:“唐制,天子衣服,有大裘之冕、衮冕、鷩冕、毳冕、绣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凡十二等。”《新唐书·车服志》曰:“凡天子之服十四。”比前者多“缁布冠”和“弁服”。另外,太宗又制翼善冠,总共十五等。之后,不少冠冕被废。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以后,皇帝的服装只用衮冕服、通天冠服和幞头常服三种。不同冠冕的使用场合不同,冕旒的数目也有差异。

与皇帝朝服相配的首服为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与公服之相配之首服为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

唐朝皇帝冠冕

自中晚唐时,冠服制度更趋简化,连衮冕和通天冠也逐渐退出了实用的领域。到唐文宗时,常服受朝已成惯例。头戴乌纱帽折上巾,身着赭黄金龙袍,腰带饰有十三环与垞尾,脚踩六合靴。这种从省简约的服饰就是帝王的常服。

唐朝是中国金器发展的繁荣鼎盛阶段。这个时期,金器的器型与纹饰的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反映在帝王的冠冕上。以晚唐帝王冠冕为例,遍布该冠的纹路属于典型的唐草纹,金冠采用的灵芝云工艺造型也是唐代所流行的,王冠整体造型吻合唐代金器炫奇斗彩、富丽浪漫、极尽奢华的时代艺术风格。冠冕为九龙环绕的圆形金冠,九条金龙的造型特点是尖嘴、身短,金冠边纹上有颗粒。皇冠整体成型以錾刻与捶揲工艺为主。

宋代皇帝冠冕

宋代的冠服制度沿袭秦汉,在历代中最为繁复。对于冕板的尺寸、材质用木以及冕板上所裹覆的丝织品的颜色和装饰纹样等,都有详细规定。只是平时很少穿用。

宋代皇帝在祭祀致斋的途中,大朝会、大册命以及亲耕籍田时服通天冠服。皇太子受册、谒庙和朝会,则服远游冠服。在宋代,这两种服饰严格意义上不仅仅属于朝服,而是在除祭服以外的重要场合中的礼服。此外,皇帝公服与常服首服中还有折上巾(幞头)、乌纱帽和小冠,且色彩和装饰方面更为丰富。

宋朝长翅帽

明代的皇帝冠冕

明太祖朱元璋强调“复汉官之威仪”。洪武元年(1368)二月,他“诏复衣冠如唐制”。此后,又陆续制定了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庶民、乐妓的一整套服饰制度。朱元璋去掉其他冕服,只留下衮冕,并把它作为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服饰。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代的冕服成了君权的象征。据《明史》记载,明朝对冠冕有严格的礼制规定,皇帝冕前后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

这套制度在其后几经变更。明洪武十六年(1383),定冕服之制。洪武二十六年(1393)及成祖永乐三年(1406)、世宗嘉靖八年(1527)每有更定。嘉靖七年(1526),定皇帝燕弁冠服。最终使得明代天子之服有六:一曰衮冕,二曰通天冠服,三曰皮弁服,四曰武弁服,五曰常服,六曰燕弁服。

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冕冠,前圆后方,上覆冕板,前后缀十二流。冕板以桐木为质,长38.7厘米,宽19厘米。冕冠形制与《大明会典》中永乐三年所定《皇帝冕服》之制基本相同。

明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

定陵中还出土了万历皇帝所用的另外一顶冠冕——金丝翼善冠,其后上方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蟠龙于顶部汇合,龙首在上方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龙身弯曲盘绕。两龙之间有一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纯熟,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罗纱般轻盈透明。

清代的皇帝冠冕

清代的服饰不同于前代,具有强烈的女真族特色。在传承与吸纳了汉服饰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自成一体的服饰制度。

清初期·皇帝行服冠 故宫博物馆藏

清代皇帝的冠分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冠,且有冬夏之别。朝冠是举行庆典与祭祀活动时所佩戴的礼冠;吉服冠用于冬至、元旦、庆寿等活动时与吉服配套穿着;常服冠是在各种祭祀和庆典活动以及平时做事时所戴的冠饰;行服冠是在巡幸、狩猎、出征等活动时所戴的帽子;雨冠则是在朝会、祭祀、巡幸、狩猎、出征等一切聚集活动,遇到雨雪时罩在所戴冠饰上的帽子,另外,在祈雨的时候也会穿戴。

清乾隆皇帝夏朝冠

朱砂宝顶的清朝皇帝冠冕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帝王冠冕。清朝成年皇室所戴冠冕的帽顶上,均镶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东珠),以金为底。上图为清乾隆皇帝夏朝冠,即乾隆帝夏季戴用的朝冠,高约14厘米,外径约28厘米;圆冠式,朝冠顶为纯金镂空累丝为主体,顶衔一颗大东珠,下方分成三层,每层承以四只金龙,半球形底座层之金龙首朝下,上方两层之金龙张口朝上,各龙之间饰以东珠一颗。朝冠金佛为金质镂空累丝,底座呈两层椭圆形,每层饰行龙两条,龙首两两相对于背面,正中坐一佛,火焰式背光上饰两条行龙,绕着坐佛嵌饰15颗东珠。朝冠舍林置于朝冠背后帽沿中央,为细长椭圆形底座,座上饰金累丝行龙两条,第二层饰金累丝花叶纹,最上层饰回首大行龙一条,并嵌饰7颗东珠。

东珠为宝中至宝,产于松花江流域,曾有“岭南北海产珠,皆不及东珠之色”的记载。一颗东珠的售价相当于外国珍珠1000颗。

, 了解背后的真相,做通俗易懂的百科,好玩有趣的冷知识,都是你不知道的。每天和你一起学习新知识。

皇帝帽子演变过程(帝王旒冕进化史)推荐知识

变形金刚玩具有毒吗

应该有一些因为是塑料上面的塑料是有害物质而且它的体积比较小在家里带着孩子,孩子不懂事的孩子可能不会吞咽。变形金刚玩具的粉丝不仅仅局限于玩具迷和小朋友,很多已经告别了70后的玩具,80后上了变形金……然而,过多的变形金刚玩具和品牌似乎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重庆摩疆919和摩瑞800哪个好

Mojiang919更好。墨江919的前照灯造型与车身的曲线非常合理,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但又不尴尬的视觉效果。919的后轮是流线型和压下的。大型姿态巡航车主要以突出车头灯、发动机、油箱为主。这是一个便宜的通勤增加后座与臀部。 墨江919在整车造型设计上,...

辩论会(科技发展)

国际学院辩论赛简介 第一,国际学院之争的起源 1986年,为了促进中文的影响力和应用,加强区域内大学之间的交流和友谊,新加坡广播管理局发起了一项新的视频游戏模式——大学辩论。当时被称为“亚洲大学生辩论赛”,每两年举行一次。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应邀参加了第一届...

科目二倒车入库必过绝招

当考生面临科目二倒车入库时,这往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倒车入库就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下面将介绍一些必过绝招。首先,要理解倒车入库的原理。在行驶中,方向盘的左右运动会影响车尾的左右运动方向。因此,在进入车库之前,需要预测好进入...

小班第一个月家长心声

小班开学的第一个月,许多家长必须担心内心的独白。 我早上把孩子放下,担心孩子哭着回家。 2.早上上课担心孩子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自己玩,也不跟孩子在一起。 怕你不会自己吃饭,又怕去找老师。 4.如果你从午睡中醒来,要担心 5.你上厕所的时候都...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皇帝帽子演变过程(帝王旒冕进化史)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综合百科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综合百科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综合百科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综合百科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086so.com/article/175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