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畜禽养殖
  3. 中山水产养殖基地之二——南朗镇30000亩青蟹(组图)

中山水产养殖基地之二——南朗镇30000亩青蟹(组图)

简介:关于中山水产养殖基地之二——南朗镇30000亩青蟹(组图)的相关疑问,相信很多朋友对此并不是非常清楚,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讲解内容,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想看更多关于畜禽养殖技术大全及相关资讯,可以多多关注七彩阳光三农网-农村养殖业致富项目。

  南朗镇利用珠江口围垦区打造出3万多亩青蟹、生蚝以及各类海鱼、海虾养殖基地,每天大批海鲜从这里输送到中山(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 各地以及省内外各大中城市,成为地方知名水产品牌。


中山水产养殖基地之二--南朗镇30000亩青蟹

  南朗青蟹混养法

  南朗海鲜以近乎天然养殖闻名。据了解,这里的养殖有别于一般以淡水养殖,多采取混养、粗养方式,即在同一池塘中,同时养殖不同水产品,整个养殖环境如同自然水域。

  青蟹的最大养殖户为骏建水产养殖场,他们的基地面积1万亩,其中有一半出租给外人养殖,一半为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养殖。在这个基地,骏建的管理人员王华畅兴致勃勃搬出一箩筐青蟹让记者观赏,他说:“你们要是五六月来,看到的蟹更多了。”由于淡季原因,骏建现时每日产量约50公斤左右。而旺季每天最多收获超300公斤。

  据介绍,他们自己养殖的3000亩水面,也实施鱼虾蟹混养,以青蟹养殖为主。这里养殖的膏蟹、肉蟹、水蟹以其形、色、味俱佳走俏市场,吸引各地蟹贩争相前来基地采购。

  青蟹混养技术

  近几年来,青蟹单养类型已不多见,特别是在潮间带围养青蟹者则是多品种混养,混养类型比较复杂,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适当混养其他经济种类,能起净化底质,形成和保持池内适宜的生物结构,创造一个宜于青蟹与混养品种共同生活和生长的生态环境,目前混养品种有鱼、虾、贝、藻10余种。

  一、混样品种

  (一)虾类。

  如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和池内自繁的脊尾白虾等品种。虾苗的放养规格要求经暂养后的3厘米以上苗,放苗量一般在1000~2000尾/亩左右,生长速度比在潮上带虾池快,水温适宜时,放苗1个月后便可开始起捕。

  (二)鱼类。

  主要品种有:鲻、梭鱼类、黑鲷、弹涂鱼等,池内凝聚的有机物质为这些鱼类的优良饵料,一般放苗量在20~500尾/亩不等。

  (三)贝类。

  主要是混养一些底栖性贝类,如缢蛏、泥蚶、毛蚶、菲律宾蛤子、青蛤等;如混养缢蛏为例,放苗滩涂面积以掌握在池塘面积的20%以下为宜,养贝涂面每年要轮休,选择平坦的中央滩面经深翻、平整后即可放苗,每亩涂面放苗量在30~50千克为宜。

  (四)藻类。

  台湾的青蟹与江蓠(台湾称龙须菜)混养比较普遍。混养适量的藻类,能吸收消耗水体大量的溶解有机质,并能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更有利于池内青蟹与其他经济动物的生长。

  二、注意事项

  (一)混养的密度不宜过高,品种不宜过多,应以养殖青蟹为主,日常管理方法也按养殖青蟹的方法进行,如混养其他品种过杂和过高密度,则成了喧宾夺主而影响青蟹生长。

  (二)选择混养品种时要根据池塘条件,特别是池底质条件类型是符合养殖品种的栖息,如跨年度养殖品种则不可取,特别是鱼类品种,一般不能在围养池内越冬。进行移养的伤亡会很大,只能是提高放苗规格,在低温来临前能够起捕者的符合混养条件。

中山水产养殖基地之二--南朗镇30000亩青蟹

  青蟹养殖技术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在我国的南海和东海均广泛分布。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在广东(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 沿海一些地区,青蟹养殖已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蟹池建造

  蟹池建在风平浪静、有淡水注入、无污染的内湾,位于中潮线以下有一定倾斜度的沙泥滩涂上,蟹池的水深要求干潮时能保持0.8~1米。面积以2~5亩居多。池堤为三合土、或石块、水泥砌成的无坡度的直立堤。若是土堤,则要拦网或插上竹箔,以防止青蟹越堤逃走。

  二、种苗放养

  (一)放养时间

  青蟹的放养可分两种主要类型:

  1、以幼蟹作种苗,从小养到大,要经过从幼蟹到商品蟹的养殖全过程。

  2、以大规格的成蟹作种苗,以育肥为目的。在我国南方一年四季都可放养青蟹,但养成的时间长短不仅受水温、盐度和饵料的影响,而且与种苗规格直接有关。以幼蟹作种苗者,一般需养几个月才能收获。以育肥为目的者,饲养时间一般为20~40天,最快10多天就可收获。在2~3月,青蟹生殖腺发育最快,放养后18天即可收获;4~5月需饲养20天;5月以后则需20多天才可收获;7~9月间,由于天气炎热,水温过高,蟹的生长不好,而且易死亡;10~12月水温较低,要放养30~40天才能收获。

  (二)放养密度

  青蟹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季节、个体大小、饵料和蟹池等条件来定。若放养密度过大,因拥挤容易发生互相钳斗的现象,引起伤亡。若放养密度太小,则浪费水体,影响效益。4~8月间,由于气温逐日升高,又是雨季,水温、比重变化较大,易引起青蟹死亡,故放养密度要适当减少。对于150克以上的成蟹,一般每平方米放养4.5只左右。秋季以后至翌年的3月,水温较低,透明度大,可以多放,每平方米放养6~7.5只为宜。如果是150克以下的小蟹,特别是仅有25~50克的幼蟹,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大。若是从大眼幼体蜕壳而来的蟹苗,其放养密度可参照虾苗放养密度放养,但放养一段时间后需要分池。为了便于管理,在放养过程中,最好按种苗规格进行放养,一般规定按雌蟹、花蟹、未受精蟹、雄蟹、25~75克的幼蟹和100~150克的小蟹入池饲养。如由于种苗供应不足,不能及时满足放养要求,可以分批放养。

  三、投饵技术

  (一)饵料的种类

  青蟹以肉食性为主,但有时也摄食一些植物性饵料(如海草嫩芽和海藻类等)。用来作为青蟹饵料的有:小型的贝类(如蟹守螺、红肉兰蛤、中国绿螂、鸭嘴蛤、偏顶蛤、牡蛎或陆地的蜗牛等),以及小鱼、小虾、小蟹等。实践证明,用蟹守螺和牡蛎做饵料,饲养效果很好。每年8~10月,蟹守螺很肥,青蟹最爱吃,经常投喂,青蟹的卵巢成熟快,肉肥满,质量好。但一般多采用鱼、贝的混合饵料。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饵料种类,并要求饵料新鲜。

  (二)投饵量

  投饵量的多少和温度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青蟹在水温18℃以上时摄食旺盛,到25℃时达最高峰,水温降至13℃以下时,摄食量大为减少,降到9℃左右时停止摄食,水温超过30℃摄食量也明显降低。据有人试验,以小鱼为饵料,青蟹在25℃时的摄食量为体重的17%~20%。因此在投饵前,要检查青蟹对前次投饵的觅食情况,酌情增减饵料。饵料投放过少会影响蟹的生长发育,投放过多则浪费饵料,且易造成水质变坏。

  综上所述,应根据季节、天气变化、潮汐等不同情况进行投饵。一般在4~8月间,气候条件较好,蟹的摄食量最大。另外,在大潮期换水后,蟹的摄食量更大,应增加投饵量一倍;如遇雨水过多,池水混浊,蟹不便摄食,可适当减少投饵量;天气闷热时,蟹的食欲也会减弱;天气寒冷,水温降到9℃以下时,可以停止投饵。

  (三)投饵方法

  根据青蟹多为昼伏夜出觅食的习性,一天应分两次投饵,早晨5点左右投放一次,投放量为一天投饵量的40%左右;晚上19点再投放一次,投饵量为60%左右。

  饵料要投放在池的四周,不能投在池的中央,且要均匀,以免蟹争食引起钳斗而伤亡,还便于检查饵料的食情况及残饵的清理工作。有的饵料要处理后才能投放。若用鱼虾做饵料,要求不能变质发臭,以免影响水质和蟹的健康。大鱼要切碎后投放,壳厚的螺或双壳类要打碎壳后才投放,壳薄的小贝,如红肉兰蛤、短齿蛤、鸭嘴蛤、偏顶蛤、中国绿螂等可投放带壳的活体,这样可避免蟹吃不完而影响水质。

  四、管理措施

  饲养期间的管理工作很重要,关系到青蟹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必须要有专人负责,严格管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管理工作主要有如下措施。

  (一)保持适当的水量和良好的水质

  水质是否适当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青蟹的生活和生长发育。若水量不足,则含氧量低,水温变化大,对蟹的生长不利。为了使青蟹长得好,必须保持足够的水量和良好的水质,因此要勤换水,并控制水位。

  1、换水

  一般每隔2~3天换水一次,若天气不好时,可适当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7天,以免水质变坏,影响蟹的生长以致生病死亡。也不需要天天换水,这样反而使水不易澄清,妨碍蟹的摄食。换水要根据潮汐情况,但不要选择中午阳光太强时进行,以免造成新旧水体温差太大,最好是在早晚进行较合适。还要控制进水量,不要太猛,以免增加水的混浊度。换水时要注意盐度,新注进的海水和原蟹池的水盐度相差不要太悬殊。排水时不要排干,要保持有20厘米水位,否则进水后泥浆会把蟹淹没,时间稍长就会使蟹窒息。下雨后要换水一次,防止水质变坏。

  2、控制水位

  根据青蟹的生活习性,其在不同的季节对水深的要求不同。冬季一般在退潮时保持水深30厘米左右,涨潮时保持在1米左右。寒潮来临时要提高水位,夏天炎热时水位增至1.5~2米,若放养密度大时,水位还要相应提高。最好在蟹池中投放一些江蓠,既可遮荫又可改良水质,还可做饵料。

  (二)经常检查

  5~9月间蟹的活动频繁,容易逃走,特别是天气闷热时。所以要经常检查池堤、竹箔(或竹篱芭)、网片,尤其闸门是否有缺口和漏洞,每收获一次后就要全面检修堤闸一次。

  (三)观察蟹摄食情况和清除残饵

  主要观察投放饵料是否适量和蟹的生长情况,以及卵巢的发育程度,并及时清除残饵,以免使水质变坏,影响蟹的生长。清除残饵的方法是:一般在排水时进行,用六齿耙或锄头在有残饵的地方搅拌,将贝壳捞起,让污泥浊水及残饵随水流流出池外。

  (四)注意天气变化

  天气的突变对青蟹的威胁很大,特别是暴雨,会使池水盐度突变,有时会造成全池蟹都死亡。因此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最好与当地气象部门经常联系,提前做好准备,控制水位,以保证蟹的正常生活。

  (五)病害防治

  由于气候的关系,如突然下雨,会引起海水盐度变化,使蟹的渗透压等生理机能不能适应突然的变化,以致产生一些疾病。在蟹的卵巢发育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其症状是雌蟹的卵巢组织腐烂,同时也会引起步足呈类似卵巢的颜色,广东群众常把呈白色的称为白芒病,呈粉黄色的称为黄芒病。步足基节有颜色后,折断基节流出粘液,其颜色与表面观察的颜色一样。若池水过淡,步足基节和腹节部位水肿。

  发现病蟹后,要将病蟹分开饲养,以免传染,并及时调节池水比重。另外对寄生在蟹腹脐的蟹奴和藤壶,要及时剔除。

  五、收获

  青蟹在饵料充足和管理周到的情况下,经20~40天的饲养(指150克以上的蟹苗),可达到最大肥满度,若是交配的雌蟹,卵巢已充满于头胸甲前侧缘,有的在头胸甲后缘、心区、肠区及腹节的基部,都充满卵子,此时即可捕捞上市。根据群众的经验,认为在头胸甲前侧缘还留有火柴粗的空隙时,收获较合适,如果卵巢成熟过度,蟹容易死亡,不便存放和运输。

  (一)收获方法

  青蟹的收获是采用轮收轮放的形式,即边收获边放种苗。收获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利用青蟹在涨潮时集中在闸门附近、企图逃走的习性,进行收获;二是在退潮后放干水进行收获。

  1、蟹网捕获法

  在温暖季节,潮水初涨时,青蟹常逆着潮水游到闸门处,俗称玩水。可根据青蟹这种生活习性,使用蟹网在闸门口进行捕捞。蟹网由木框和网片构成,呈四方形,有一手把,网的大小视闸门的大小而定。这种捕捞法效果较好。

  2、蟹笼捕捞法

  蟹笼是用竹篾编成,呈长方形,其高度和宽度与闸门的高度和宽度基本相等,涨潮时将蟹笼放在闸门处,然后打开闸板,放水入蟹池,蟹即逆流而来,进入笼中,待蟹笼装满蟹或者平潮后,方可将蟹笼提起,在起笼前要先关好闸板。

  3、退潮干池收获法:这种收获法多用于大收获。在退潮时开闸排水,池水排得差不多干时,人下池捕捉,所使用的工具是六齿耙和一个椭圆形的小捞网。操作时从蟹池的一边开始,将六齿耙顺蟹池慢慢地耙动,遇到蟹时,将蟹捞起,用捞网接住,倒入木桶内,再继续耙动。这种方法效果也较好,但在捕捉时,易被蟹钳伤,要特别小心。

  (二)运输出售

  将捕起的青蟹投放木桶后,要放上一些绿色树叶,可防止蟹互相钳伤,最好将蟹及时绑起来,装入竹箩中。若需长途运输时,在夏天每天将蟹泡入海水中数分钟,这样可以保持3~4天不致死亡;冬天运输时竹箩上要铺席包和稻草,以免蟹受冻,而且蟹口朝箩中间,以免寒风直接吹入口中,使蟹死亡。冬天这样装运,青蟹离水后每天要适当喷洒一些海水,这样能存活6~7天,但不能将蟹直接浸入水中。

  青蟹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

  1、饱水病

  病因:突降暴雨,池水突然变淡,导致青蟹的生理机能失调而引起的。

  病症:发病青蟹的步足基节和腹节的部位显水肿状。

  防治方法:①保持养殖水体的盐度在适当范围内,一般盐度在12.8-26.2‰最适;②及时捞除病蟹,分开饲养,以免疾病相互传染;③暴雨过后及时排掉池中的上层淡水或泼洒盐巴等方法调节池水的盐度。

  2、弧菌病

  病因:由于环境不佳,投喂不新鲜的饲料及水质变坏时弧菌侵入而引起。

  病症:发病蟹的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多在池水中,下层缓游。摄食量减少或不摄食,胃中食物少或无食物,体色变白。

  防治方法:①预防此病的发生主要从水质抓起,平时应定期使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结合泼洒生物剂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目前市面上的消毒剂和生物剂种类很多,养殖户们可自行选择;②尽量减少投喂冰鲜饵料,即使投喂也应当在投喂前用消毒剂进行消毒。适当的投喂一些配合饲料;③疾病发生后一方面应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可选用“必克毒”、“菌毒威”等消毒剂,另一方面在饵料中添加“三黄粉”等制成药饵投喂,也可直接投喂“竟雄”锯缘青蟹全价配合饲料,因其配方中会有独特的中草药配方,对多种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3、白芒病

  病因:由于海水盐度突然变低而引起青蟹的不适应症。

  病症:病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乳白色(健康者呈蔚蓝色),折断步足会流出白色的粘液。此病常出现在瘦蟹(初交配的此蟹)。

  防治方法:①加大换水量,改善池塘水质,保持海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和相对的稳定是预防此病发生的根本方法;②发病时,可使用土霉素等制成药物饵料(每千克配合饵料中加药0.5-1g)投喂,有一定效果。

  4、黄芒病

  病因:是由赤潮生物所导致,多发生于高温少雨的季节或水质恶化的池塘。

  病症:青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粉黄色。

  防治方法:①防止池水污染和赤潮水进入蟹池;②发现病蟹应反开饲养,以免相互传染;③病情较轻时,可用含有土霉素的药物饵料投喂治疗。

  5、红芒病

  病因:是由于池水盐度突然升高,渗透压等生理机能不能适应引起的。此病多出现在卵巢发育较成熟的此蟹(花蟹和膏蟹),实际上是卵巢组织腐烂,未死先臭。

  病症:青蟹步足基节的肌肉呈红色,使步足流出红色粘液。

  防治方法:①控制池水盐度在适宜范围(12.8-26.2%左右),并注意盐度的相对稳定是预防此病发生的重要方法;②一旦发现病蟹就应分开饲养;③对发病的池塘,采取加注淡水的方法,及时调整池水的盐度,其病情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6、黄斑病

  病因:①可能是持续高温,塘内水质恶化,溶解氧下降;②投喂变质不新鲜的饲料; ③池水盐度突降到5‰以下所致。

  病症:病蟹螯足基部和背甲出现黄色斑点在螯足基部分泌出一种黄色粘液。螯足活动机能减退或脱落。食欲减退进而失去活力,不久即死亡。甲壳解剖检查,其鳃部有时可见到辣椒籽般大小的浅和色异物。

  防治方法:①投喂饵料要新鲜,投喂前要消毒,最好适量的投喂一些配合饲料;②加强池水盐度,水温的管理,定期对池水消毒;③该病蔓延性强,死亡率也较高,一旦发生病,死蟹应及时捞出;④疾病发生后可用“必克毒”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同时结合投喂药饵(在饵料中加入“三黄药”等制成)进行治疗。

  7、脱壳不遂症

  病因:该病发生的原因①可能是缺氧,惊拢,强刺激等;②缺乏钙质、甲壳类、蜕壳素等青蟹蜕壳多必须的物质;③体质较差或离水时候太长,水温不适等;④池水盐度过高,换水量少,久不蜕壳等等。

  病症:病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区旧壳而导致死亡。主要表现出在养殖的后期。

  防治方法:①根据青蟹的蜕壳特点及蜕壳周围,设法调节好池水的盐度,投放生物制剂来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和氧气的充足;②蜕壳前2-3天投放生石灰,并在鲜饵中加入钙质及腿棵素等腿棵必需物质。或者可直接投喂“竟雄”锯缘青蟹全价配合饲料,因其配合饲料中含有钙质和脱壳素;③蜕壳期间严禁加换水,保持水质环境的安静。

  8、烂鳃、黑鳃病

  病因:此病一般发生高温季节,尤其足底腐败,水质浑浊,透明度低的恶化池塘。

  病症:病蟹的鳃丝腐烂多粘液,有的鳃部变褐色、黑色。

  防治方法:①放养前彻底清塘。养殖期内及时地清除残饵;②投喂新鲜的经消毒的饲料或全价哦诶和饲料;③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④疾病发生后,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ppm)对水体进行消毒,并结合投喂“美富宁”等药饵进行治疗。

  9、寄生虫病

  病因:青蟹体上寄生了蟹奴、鳃虫、海蛸等。

  病症:蟹奴属蔓足类动物,常寄生在蟹的腹部,即通常见到脐间颗粒。鳃虫属等足类动物,通常寄生在蟹类的鳃腔内,可使蟹的头胸甲明显膨大隆起像声了肿瘤一样;海蛸属尾索动物,外形像一把茶壶,常附着在青蟹腹部的侧基部。

  防治方法:寄生虫病一般不会使蟹造成大量的死亡。主要是损伤赛组织,影响蟹的正常呼吸;不断地消耗蟹的营养,使之生长缓解,消瘦,影响蟹的性腺发育,使雌蟹不能育成膏蟹,雄蟹显的格外瘦弱。直接影响到蟹的上市品质,甚至严重的造成病蟹的死亡。

  ①进苗时,把带有寄生虫的病蟹剔除掉,并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捞除病蟹;②彻底清塘和定期用药物消毒,杀死池底和水体中的寄生虫及幼体;③经常排换水,使池水保持清洁;④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使蟹正常按时蜕壳;⑤疾病发生后,先用螯合铜等药进行洗浴消毒,后用二溴海因等消毒剂进行泼洒,一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中山水产养殖基地之二——南朗镇30000亩青蟹(组图)推荐知识

刚刚高中毕业,一直很想报考护理专业,国内第一志愿没有录取,现在不知出国是否还来得及?

我刚刚申请了匈牙利Semmelweis医科大学的护理专业。申请材料已经提交,正在等待面试和通知。塞梅尔魏斯医科大学是匈牙利最负盛名的医学院。护理也是学校的主要专业。在欧洲设有教学和附属国家级实践医院,并与世界知名医学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进...

2022款林肯领航员落地价

您好,2022款林肯领航员指导价为人民币109.5万元,另加注册费、车辆购置税、车辆保险、地价1208万元。林肯领航员是一款原产于美国的大型SUV,主要作为商务用车使用。该车外形高大有力,内饰豪华,科技感强,空间宽敞,后排可洽谈业务。配备办公电脑,小型会议桌,...

冬天如何醒发包子

如果想让冬天的馒头做得更好,首先要准备好面粉和水,在清水中加入白醋和小苏打,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面粉,边翻边搅拌。揉成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入加热器或翻转约3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低,否则可能难以成功醒来。 包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早餐食品在中国,无论是在北方和南...

林肯大陆esc系统故障

ESC机体稳定系统,此灯常亮,表示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修。轮速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刹车灯信号或接线可能有故障。也有可能是某些传感器出现故障,如空气流量计、转向角传感器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中山水产养殖基地之二——南朗镇30000亩青蟹(组图)的相关养殖或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栏目还介绍了该行业生产经营方式及经营管理,关注畜禽养殖发展动向,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全面新颖、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全面给您讲解畜禽养殖技术怎么管理的要点,是您畜禽养殖致富的点金石。
以上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立场,如需删除,请注明该网址:http://www.086so.com/article/90840.html